您的位置::终极机械网 >> 光盘库

对接德国制造中国工程机械必风靡全球营口

时间:2022年07月29日

对接德国制造 中国工程机械必风靡全球

中国工程机械正在逐步蚕食德国制造的领先优势。当此之时,一贯以冷静著称的德国人似乎也坐不住了,为了在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中战胜中国廉价产品,德国机械制造商甚至准备做出“妥协”,并“武装自己对抗中国”。这无疑是一个令众多国人感到提气的现状。但是,在振奋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因为“中国机械制造产业一直在盲目追求产能以及业绩增长,在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专利,特别是工程机械核心技术领域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只看到了“德国制造”在市场上的“没落”,却忽视了“德国制造以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在全球购买者心中留下了卓越口碑”。

德国机械产业全线“没落”?

因国内外需求下滑,德国至关重要的机械产业备受冲击,2013年可以说是一个艰难之年。机床制造是德国工业和对外出口的关键产业,然而从2013年10月至12月其总订单同比下滑了3%,尤其在12月份,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6%。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魏谢思表示,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必须继续承压。

至于工程机械行业,形势更为严峻。举世瞩目之下,一度雄踞世界混凝土机械前三强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施维英先后被三一、徐工两大“中国制造”巨头收归旗下,如此一增一减,全球工程机械混凝土领域由“中国制造”主宰已是不争的事实。

就在上周,又一个德国机械巨头“拜倒”在中国制造的旗下,那就是成立于1978年、堪称全球干混砂浆设备领域第一品牌的M-TEC。4月2日,中联重科宣告正式完成对德国M-TEC公司并购项目的股权交割,M-TEC公司从此正式加入中联重科大家庭,为中联重科在全球领域更加合理地布局和拓展干混砂浆设备业务铺平了道路。

随着中国的机械产品生产力以及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德国机械制造业看上去正面临严重的挑战,甚至是最终将被“中国制造”取而代之的危险。

但事实果然如此吗?

谈到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德国接二连三的并购,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席费斯特格认为,“只有那些后继无人或者陷入经济困境的家族企业才可能会成为被收购的目标”。事实上,德国在中国的投资要多于中国在德国的投资。数据显示,目前有大约200家德国机械制造商在中国独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公司则是该数字的3倍。

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距离在不断拉近,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德国制造水平目前仍遥遥领先于中国制造。首先,从技术层面而言,德国机械制造的目标大多定位在高科技产品,它们拥有众多先进的专有技术,这使得他们在欧美这种对产品的性能和环保等要求极高的市场上拥有统治级的竞争力;其次,即使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德国机械产品同样领先于中国,他们在国际市场占比达到16.1%,是世界第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

“德国制造”对接“中国速度”才能双赢

与中国制造相比,“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于非价格因素,他们拥有众多先进的专有技术。据了解,德国机械制造商通常将其利润的4.5%投资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进,这保证了他们可以不断从其在全球特种机械、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获益,并进一步促使企业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然而近年来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让德国机械制造商意识到仅凭质量并不能保障成功占领国际市场。经济危机下全球市场偏向中端产品,所以“还必须找到正确的组合,为各层次的客户提供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产品。”目前,德国机械制造商正通过与当地厂商开展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与此同时,许多德国中小型企业开始考虑通过降低质量的手段以降价参与竞争,如减少产品功能,多生产中端产品等。

在此过程中,费斯特格强调,德国公司必须始终维护其固有技术优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企业必须通过创新与来自亚洲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可以想象,当德国制造降价来袭,失去了引以为傲的价格优势,“中国制造”要风靡全球岂非妄谈?

所以,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9日在杜塞尔多夫出席中德工商界举行的招待会时提到的,中国需要“德国质量”,德国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只有“德国制造”与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对接,方能实现双赢。

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资深分析师认为,眼下“中国制造”迫切需要实现对“德国品质”的无缝对接,中国工程机械巨头要借助并购德国制造企业的契机,全力去实现双方之间技术、产品、人才的充分融合,争取在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供应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

WAW-300B液压拉力试验机厂家

数显万能试验机价格

深圳WAW-1000E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

上海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厂家

液压试验机公司

友情链接